首尔,2023年12月10日——在刚刚落幕的2023-2024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首尔站比赛中,中国短道速滑队表现抢眼,凭借出色的团队配合与个人实力,在男女混合2000米接力项目中力克东道主韩国队,以2分37秒124的成绩摘得金牌,这是中国队本赛季在世界杯分站赛中获得的第三枚接力金牌,也为即将到来的世锦赛注入强心剂。
作为短道速滑传统强队,中韩两国的较量始终是赛场主旋律,本站混合接力决赛中,中国队派出李文龙、林孝埈、臧一泽与王晔的组合,而韩国队则由黄大宪、金建宇领衔,比赛伊始,韩国队凭借主场优势率先占据领滑位置,但中国队在第三圈由林孝埈完成关键超越,随后臧一泽守住内道,彻底打乱韩国队节奏,中国队以0.3秒优势险胜,韩国队屈居亚军,加拿大获得铜牌。
“我们赛前研究了韩国队的交接棒习惯,林孝埈的超越是计划内的战术。”中国队主教练张晶在赛后发布会上表示,值得一提的是,林孝埈作为归化选手,曾在韩国队效力,此次“反戈一击”成为韩媒热议话题,韩国《东亚日报》称:“中国队的胜利得益于对细节的精准把控。”
除接力项目外,本站单项赛同样亮点纷呈,男子500米决赛中,中国小将刘少林以40秒521刷新个人赛季最佳,惜败于加拿大名将史蒂文·杜博伊斯,收获银牌,女子1000米则爆出冷门,荷兰选手苏珊娜·舒尔廷因犯规被取消成绩,18岁的中国选手王晔抓住机会,以1分28秒367首次登上世界杯领奖台。“我告诉自己要保持冷静,最后两圈全力冲刺。”王晔赛后难掩激动。
韩国队虽在接力中失利,但男子1500米项目仍展现统治力九游体育,朴智元以2分12秒874夺冠,延续了韩国在该项目的传统优势,而中国选手孙龙因体能分配失误,最终排名第五。“长距离项目仍需突破,我们会在训练中加强耐力环节。”中国队领队杨占宇坦言。
本届赛事首次启用新型防切割冰刀护套,国际滑联称此举将“降低运动员受伤风险”,部分选手抱怨护套影响弯道灵活性,意大利名将阿里安娜·方塔娜在女子500米半决赛中因冰刀护套松动被迫退赛,赛后公开质疑新规仓促上马,国际滑联技术委员会回应称,将收集反馈进一步优化设计。
裁判判罚再度引发讨论,男子1000米四分之一决赛中,匈牙利选手刘少林因“横向变道阻挡”被罚,导致中国队少一人晋级,韩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质疑判罚标准不一,但国际滑联裁判长埃里克·鲍曼强调:“所有判罚均基于实时录像回放,规则执行无差别。”
随着本赛季世界杯分站赛过半,短道速滑竞争格局逐渐清晰,荷兰、加拿大在单项上保持强势,中国队接力项目稳居第一梯队,而韩国队青黄不接的问题日益凸显,国际滑联官网分析指出:“亚洲队伍的技术细腻度仍领先,但欧美选手通过科学训练缩小了体能差距。”
对于中国队而言,本站胜利的意义远超金牌本身,在经历上赛季世锦赛的低谷后,队伍通过调整阵容和强化心理训练重拾信心,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倪会忠表示:“下一步将重点打磨起跑和超越技术,为米兰冬奥会夯实基础。”
短道速滑的魅力在于瞬息万变,正如首尔站决赛最后一圈的那次逆袭——不到终点,一切皆有可能。